查看原文
其他

让民间文艺之花在现代国际都市尽情绽放

深圳文联 2023-11-11

民间文艺润物细无声,涵养城市文化底蕴、滋养民族精神气度。11月1日,“2023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七届客家文化节”(以下简称“2023民间文化周”)如约而至。


  本届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总承办,深圳博物馆、深圳市文化馆联合承办,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深圳技术大学音乐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经济学院、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非遗与民间艺术委员会协办。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主会场和5个分会场将累计开展近30场民间文艺主题活动,再度为鹏城市民奉上丰富多元的民间文艺精神食粮。

创新形式 深耕内容


主会场活动尽展特区民间深厚底蕴

  作为诞生于2006年的民间文艺品牌活动,几经蝶变的深圳民间文化周活动一直在思考探索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民间文艺。在即将拉开序幕的“2023民间文化周”,主会场将推出4大版块20余场活动,以展览、展演、大师课、国风体验等创新形式,让市民群众充分领略深圳民间文艺的厚实内容。

  民艺精品,尽展实力。11月1日至12日,“第七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将亮相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展览精选展出深圳获得国家省市级重要奖项的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青年新锐艺术家等的匠心力作71件(组)。这些作品主题积极,折射着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工艺丰富,涉及陶艺、泥塑、棉塑、錾刻、铜雕、木雕、玉雕、刺绣、旗袍等30多种创作技法,基本涵盖了深圳市民间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特色鲜明,兼具传统工艺与创新思维,融合深圳沙头角鱼灯舞、舞麒麟、拓荒牛等在地文化与外来文化。展览还将举办配套活动“民间文艺家现场展示”,邀请多位参展民间艺术家现场展示手工技艺,让更多市民群众能够现场观摩体验民间工艺技艺,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东方美学精髓。

  培家国情怀,树“工匠精神”。11月8日至30日,11场“民间文艺大师课”将先后开办,场次和授课文艺家为历届最多。梁冰、唐光艳、黄伟雄、许石林、李元庆、赵梓琳、胡冠军、赵婷婷8位民间文艺家将分别走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讲授《新石器时代陶器造型审美与陶艺起源》《旗袍之美——中国旗袍的历史渊源》《从珠绣说起,谈工匠精神和非遗传承》《“一肚子生铁化成水”——从〈诗经〉到黄河流域原生态民歌》《锯琴赏析——中华绝韵在世界》《北艺南传 曲艺进校园》《守文化之重,创时代之新——传统文化与木雕艺术》《深圳非遗发展脉络》等主题课程,激发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态度传承发展民间文艺。

  潜心创作,推出精品。11月12日,“第三届深圳民间文艺表演优秀作品展演”将在深圳市文化馆举办,作品包括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民间歌谣、民间小品小戏等多个类别。展演将以录播的形式于11月19日在“云端”展播,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欣赏到深圳民间文艺的最新优秀作品。

  浸润校园,滋养“花朵”。11月20日至30日,“传统文化进校园”将在深圳市中小学举办6场活动,呈现古琴、古筝、琵琶、埙等民间乐器演奏,沙画、皮影、戏曲表演,以及纸胎飘漆、扎染、陶艺、非遗拓印、工夫茶艺、剪纸、贝雕、篆刻展示等,以富有创意的互动体验课程形式,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体验传统民间艺术。

多区联动 亮点“突围”


分会场呈鹏城民间文艺蓬勃生机

经过多年厚植,深圳各区民间文艺特色亮点独具,都有响当当的品牌和民间文艺基地。“2023民间文化周”将在南山、宝安、光明、龙岗等区的5大分会场开展近10场系列活动,实力呈现深圳民间文艺的蓬勃生机。

  金属为笔,造就烙画。11月12日至19日,由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市光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第三届光明烙画嘉年华”将在分会场深圳烙画基地开展。本次嘉年华设开幕式和“烙画艺术作品展”,开幕式将邀请艺术家、市民群众共同见证客家文化魅力,“烙画艺术作品展”设见证光明、光明记忆、客家文化3大主题,以烙画艺术形式呈现客家民居、客家民俗、客家家规家训等,让人们领略光明的变化、腾飞和蜕变,了解光明的历史文化古韵。

  多彩民俗,情系乡愁。11月17日,由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市龙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深圳(龙岗)民俗风情卷”将在分会场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中学开展。活动立足客家人聚集地龙岗丰富独特的民俗传统和文化根基,以整台展演的形式呈现客家山歌、龙岗皆歌、民间舞蹈、民族器乐等节目,展示龙岗本土老客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龙岗区域文化符号和新名片,引导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深派曲艺,释放压力。11月25日,“到人民中去——民间文艺笑满堂”文艺小剧场将在分会场深圳市宝安区笑满堂剧场举办。阳光曲艺团在传统的相声、小品、快板、评书等语言节目中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形成深独特的“深派曲艺”,活动呈现的客家歌舞《杯花声声迎客来》、快板《百善孝为先》、唢呐独奏《正月十五闹花灯》《乡音美》、相声《打灯谜》、客家山歌《山歌唱出好兆头》、越剧《花木兰》、评书《我们的节日》、二人转《小拜年》、黄梅戏《黄梅飘香》等精彩节目寓教于乐,让观众充分领略曲艺艺术魅力。

  滇南琼玉,陶富宜兴。11月25日至12月1日期间,“弘扬非遗技艺·守护匠心传承——名家名陶作品展”将在分会场宝安区一雍博物馆举办。系列活动采取融合互动+展览的新方式,其中,“名家名陶作品展”让观众有机会欣赏到来自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名家陶瓷作品,领略中华陶艺的大成之作。11月25日举办的“陶艺创造乐,非遗进生活”——陶艺体验活动,市民可亲身体验传统制陶技艺,感受双手与泥土的碰撞。11月26日举办的“茶道雅集”邀请了“潮州(林氏)工夫茶艺”非遗传承人进行茶艺表演;同日举办的“陶艺座谈:传统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邀请非遗传承人、陶艺名家与广大陶艺艺术爱好者共同探讨传统陶艺的历史和发展、陶艺创作的技巧与艺术表达、陶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等,激发人们对陶瓷艺术及传统茶文化的兴趣及热爱。

  唱出热爱,放歌时代。12月1日,“第十二届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将在分会场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举办。活动以“一起奔向美好未来!”为主题,举办一场涵盖客家山歌歌舞、表演唱、客家童谣、客家杯花舞、客家凉帽舞、客家麒麟舞等文艺节目的演出,学校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粤剧团等纷纷登台亮相,全面展示学校作为“客家文化实践基地”的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另将举办客家文化主题的美术书画、摄影、短视频优秀作品展览,及班级创意展示活动、非遗艺术社团教学成果展示等,全面展示民间文艺的“校园版本”。

扎根生活、服务人民,与时俱进、创新发展。“2023民间文化周”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站稳人民立场,紧跟时代节拍,执着耕植民间文化的种子,延续民间文化基因,萃取民间文艺思想精华,展现民间文艺魅力,以民艺的精神、民艺的情感、民艺的创造力续写民间文艺希望,不断发掘开拓新时代民间文艺话语表达并将其融合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让民间文艺事业与新时代同行,更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开创深圳民间文艺事业新局面,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深圳民间文艺贡献。

-END-



编辑 | 泽为

审读 | 林典立 梁超



官网:https://www.sz-art.cn

投稿邮箱:szswlcyb@163.com

声明:本公众号/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